成功动机与目标笔记

| 分类 读书笔记  标签 心理学  自我修炼 

导言

  • 成功者不会事事成功。奥巴马总体这样的人具有超乎寻常的自制力,但是依然周而复始与他的戒烟之路。(自制力是不是也要用在合适的地方?改放纵的时候需要放纵?)
  • 自制力就像肌肉那样,自制力的强度不同-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因时而异。非常发达的肌肉也会累,自制力也一样。如果每天面临很多压力,无论是谁都会感到乏力,无法达到某些目标
  • 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记账或者记录进食,甚至仅仅时不时地提醒自己坐直都能帮助一个人锻炼总体的自制力

第一章 做到最好不够好

目标具体化,困难化。面对目标要在为什么和是什么中间切换

做到最好

  • 做到最好是一个模糊的鼓励,太模糊了。用具体而艰巨的目标更能激发优异的表现,目标不明确,容易向疲劳、灰心或无聊妥协,但若建立了具体的目标,便无法欺骗自己。艰巨而具有可能性才是关键,有难度的目标会促使你下更大功夫。
  • 德国一项研究表示,只有那些觉得自己工作有挑战性的员工汇报的工作满意度、幸福度一集成就感在长期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是什么和为什么

  • 在做具体而有难度的事情时,用单纯而具体的“是什么”方式思考比深渊而抽象的“为什么”来的更简单有效
  • 当我们做一件事经验丰富了,事情容易了,遍开始用为什么的方式来思考了。用“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想问题的人,更少冲动,更少被诱惑,还更常会为行动提早做准备。我们偏向于用“为什么”来思考未来,“是什么”来思考现在。所以未来的计划总是较少思考如何实现,到最后变成噩梦。但是太过究竟与细节可能放弃很有价值的机会。说道未来,我们都是探险家;说到当下,就都像会计了。
  • 是什么方式思考不仅让你更好地安排时间,还能防止拖延。让人更专注于具体必要的行动,让你能更快地达到目标。太注重“为什么”做一件事则可能会让人行动比较拖拉

正面思考

  • 乐观有两种。面对减肥
    • 我有能力一定能做到!
    • 我可以抗拒甜甜圈和薯片的诱惑
  • 成事之人不但有信心获得成功,而且还同样相信这成功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焦虑和担心这样的负面情绪虽不让人愉悦可还是有用途的,可以带给人很大动力
  • 放弃目标是痛苦的,但是这样才能为可实现的理想腾出空间
  • 如何制定目标?列出原因还要列出障碍

第二章 你还能变聪明吗

拥抱改变,不要呆在自己的舒适区。打造良好的环境,对潜意识产生积极效应

  • 有些目标能持久地带来更多幸福感,而另一些目标带来的改变只是过眼云烟。挡在面对很大的困难或挑战时,有些目标能自然引人坚持不懈地奋斗,而有的目标只会导致无助与沮丧
  • 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目标
  • 另一个影响目标从重要因素是环境,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这个因素总在下意识中左右着我们

信念如何塑造成就

  • 我们对自身能力的信念影响着我们对实物可能性的认知-甚至还影响到我们的实际成就。它对人生和目标选择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 如果你是个智力实体论者,你的首要目标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向自己和他人证明自己的聪明。把注意力过多集中在证明自己身上,却牺牲了本可能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渐进论者不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挑战并不可怕,它是获取新技能的机会

本性难移吗

  • 情人节时,孩子为心中最受欢迎的小朋友做情人节礼物,期待获取“芳心”。重视自己不被拒绝的孩子只送他们确定会会送的小朋友。相反,那些相信能不断改善和成长的孩子们则选择了更发展关系的目标
  • 那些相信个性大约不会变的人告诉我们他们在寻找一个自己在对方心中形象“完美”的对象,从而保持良好的感觉。当一段关系存在太多争执和挑剔时,他们会很快逃离。那些相信个性能变的人,似乎更喜欢能激励他们发展和成长的伴侣,他们也更有可能把关系中的坎坷看作了解对方和自己的机会

如何给自己松绑

  • 你是否发现自己回避挑战,固守那些容易达到的目标?有没有从前就认定自己有做不好的事和无法获取的能力?如果这个单子很长,你毫无疑问是个实体论者
  • 智商的遗传度完全不会限制到其可变的可能性。换言之,即便你的基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你的智力起点(或初始性格),它却不见得能预示你终点如何

自动导航模式

  • 一件事做得越多,越能被潜意识控制
  • 仅仅是达标工具的存在就能出发那个目标的形成
  • 一个目标对你必须有吸引力,你的潜意识才会采纳它

潜意识服务于你

  • 不管用什么提示,只要环境中充满暗示,你就能指望让它潜意识辅助你达到目标了

第三章 注重出色表现还是成长进步

聚焦进步享受旅途,收获更多

  • 选择的目标会影响追寻目标之路的兴致和趣味,它能影响到你会有多容易焦虑和沮丧,也能影响到忧愁来袭时你如何做出反应。(把新项目当作是学习和积累经验的机会)
  • 你的聪明程度能影响你做一件事感受到的难度,但完全无法决定你解决困难的方式,也无法决定你是会坚持不懈还是会感到疲倦和无助

追求表现还是进步

  • 心理学家把“表现”的意愿叫做“绩效目标” ——展示自己的聪明。当追求“表现”时,会成为“自我应验预言”的受害者,相信自己不行,于是停止尝试,于是注定失败
  • 心理学家把发展或增强某种技术和能力的意愿称作“精熟目标”,用“进步”来评判自己

哪种目标对我更有益

  • 简单的任务追求表现,更能取得好成绩
  • 追求“进步”的人在简单和复杂的情形下表现得同样好,单“表现”目标组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困难或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解题水平

享受过程

  • 追求“进步”的人能在工作和学习中找到更多乐趣。他们高度关注过程,有参与感,从个人角度重视学到的东西
  • 对目标学科感兴趣的学生更有可能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寻找答案,且更少拖延。但是追求“表现”的学生们死记硬背、考前突击

寻求帮助

  • 寻求帮助是获取“进步”的绝佳方式。自主寻求帮助的人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最终独立掌握知识或技能
  • 追求“进步”的学生比重“表现”的学生更少抑郁。追求“表现”的人越沮丧越无法做出有建树的举动
  • 目标就像眼镜中的镜片,追求的目标不但决定了你的视野,还决定了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你注意到什么,如何理解这些信息

第四章 被爱与安全

进取为了获得,防御为了不失去。就像男人和女人,一个偏爱风险,一个小心谨慎。对于个人而言,针对不同目标使用不同的策略

  • 对作者来说,帮助儿子学会走路是在他学习过程中确保安全。对作者丈夫而言,学会走路始终成就,是进一步的成长,新能力的获取。看到他征服挑战则会异常兴奋
  • 有些学生读医学院是因为当医生是他们毕生的梦想(“进取”目标),而有些学生更在意的是如果考不进医学院是否会让家人和自己失望(“防御”目标)。两种人都很努力,但是工作方式不同,战略也不同

被爱与安全

  • 目标进取时,试图让生活充满积极的事物,比如爱、敬仰、嘉奖以及其使人愉悦的事。当你在“防御”模式中,试图避免消极事物,例如危险、罪恶感、惩罚以及其他伤痛
  • “进取”型家长在孩子做对事给予表扬和亲昵,而在孩子做错事时会表示爱有所保留。慢慢地,子女会把这种观点从父母身上转移到外界——一个胜者为王的世界
  • “防御”型家长会在孩子做错事时惩罚他、在他做对事时不在惩罚。也就是说,把事情最对了就安全了。他逐渐会认为达到目标是为了避免损失

正面思考

  • 有些学生选课是根据拿到高分的可能性,有些则是看课程的价值
  • 当试图达到一个“进取”目标时,所感受到的动力就像一种推你向前的殷切渴望。显而易见,这种渴望因正面反馈而进一步提升。反之,负面反馈会削弱你的渴望,想到失败便失去了动力
  • 在追求“防御”目标时,动力好比警觉,那是一种想避开危险的愿望。在负面反馈与对自己的怀疑中,你的警觉反而会增强

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形成

  • “进取”目标的人会对,“我很棒”以及自我能力判断“我能把事情办好”,都做肯定回答。但是擅长“防御”的人只对后者做出肯定
  • 防御性悲观比悲观强大,放低期望值,想想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能启动人的反思过程,把各种可能性在脑中预言一遍
  • “进取”思维的学生更会被传统的正面榜样所鼓舞,而“防御”式学生则看了负面教材后更受启发

进取、防御与优先

  • “进取”型的人爱选择有奢华、舒适卖相的产品。“防御”型的人则不然,他们会被标榜为安全、 可靠的产品吸引

焦点与感受

  • 当你的目标是成就、获益时,你感到高兴——喜悦、快活、兴奋。达成一个“进取型”目标给人亢奋的快感,而达成“防御”目标后的快感是截然不同的。当你试图得到安全与保障、避免损失时,成功会让你觉得放松——平和、自若,终于松了口气

焦点与策略

  • “进取”型的人风险偏好,“防御”型的人小心谨慎
  • “防御型”的人和爱冒险的人比起来更少拖延——他们怕无法按时完成任务。且都很注重细节,也对看到的事物和未完成的事项有更好的记忆力
  • “进取”目标使我们用收获的眼光看待友谊,会有热心的策略来保持一切顺利——我们总是支持着朋友,或指定游玩计划。“防御”则不同,他使我们用警戒的策略维持友谊——常联络以防失去联系

选择适当策略

  • “防御”策略实现“防御”目标,“进取”策略实现“进取”目标

一个目标的优势是另一个目标的劣势

  • “进取”型目标在短期内能赋予人饱满而又热忱的动力,但长期作战时便显得不够灵活。“防御”型目标则告诉我们“滴水穿石”的道理
  • 用“进取”方式逼近目标,聚焦于戒烟(或减肥、找新工作)能带给你的收获,一旦达到目标,再用“防御”方式进行维持,免得前功尽弃

第五章 不闪光的金子

“关联感”增强人际关系,“胜任力”开发技能,“自主权”反应出热情之所在。这才是让人满足的目标。

  • 无论达成何种目标都会给你至少片刻的快乐。不过有一种快乐是转瞬即逝的快感,而另一种快乐是追求某个目标带给你从头到脚恒久的温暖与幸福感
  • 只追求形象和财富的人通常较少快乐——即便在他们得到名誉与财富后。有些目标对人类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更加有益,使我们的内在世界更加丰富,增强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不再从他人的眼中寻找肯定

我们真正需要什么

  • 大多数心理学家同意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安在“自我决定论”中阐述的三种人类天生的需求:关联感、胜任力和自主权
    • 胜任力的需求关乎影响你的周围环境并从中获取所需求的目标的能力。对胜任力的需求掌控着我们的好奇心、与生俱来的学习欲望以及克服困难后的自豪
    • 自主权:关于选择和组织自己人生经历的自由

我们真的不需要什么

  • 关于建立、支持和增强人际关系的目标可以,专注于发展自我、增强体魄以及自我接受的目标也可以,回报社会以及帮助他人的同样也可以带来真实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反之,名誉、权利或打造公共形象等,任何追求他人肯定或自我价值外的体现目标都不会有效
  • 对名誉、财富和知名度的追求差不多已经可以保证你无法实现最基本的需求了。他们是替代品,代替的使我们本该追求的目标,他们会让你一直忙,却无法真正的快乐

到底是谁的目标

  • 最强的动机和最大的满足感来自自己选择的目标,每当我们为自己做主时,内在动力都会进一步增强
  • 当人们觉得有选择权、自己掌握者命运时,会更有动力,更加成功
  • 奖励不是唯一可以破坏内在动力的举动。威胁、件事、嫌弃以及其他压力也都能做到,因为我们会感到受管制,不再能完全掌握局面

如何制造自主感受

  • 更重要的是人物自己拥有选择自由的感受,即便有的选择微不足道甚至是虚幻的,它依然能提供自主的感受。好消息是,制造拥有选择的感受还是很容易的
  • 满足对自主权的需求实际上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把强制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

  • 当人们把外在规则和要求转化成内在价值所认同的事物时,“内化”便发生了。儿童接纳了父母灌输的理想和建议并当作自己的目标来奋斗;当我们能懂得灌输的加之背后存在的道理时,我们对“关联感”以及“胜任力”的满足感会极大增强

第六章 实现目标需要思维转换

不同的目标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

当你觉得小菜一碟时

  • 当达标意味着简单、顺当或熟悉时,采用“表现”型的绩效目标或许对你最有益。简单的任务带给我们自信与乐观,当我们又信心和乐观时,“进取”型目标能带来最大的动力

当你需要一针兴奋剂时

  • 一种防止拖延的方法是采用“防御”型目标,“防御”型思维的人从不拖延(那么付费的课程就可以防止拖延,好像Udacity?)他们觉得脱离危险的方式便是立即行动

当前路坎坷时

  • 必须确定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减10斤”是逼“减肥”更有效的目标
  • 当我们想着可能失去什么而不是得到什么时,我们更不会轻言放弃
  • 当你专注于个人成长与发展,专注于事物的进展而不是向外界证明自己时,你能更从容、优雅地面对困难

当你无法抗拒诱惑时

  • 人们的目标转变为“防御”型,只要保证这种目标就能轻松打败诱惑

昨天就该做完了

  • 目标侧重于“进步”,把注意力放在扩大战果而不是避免损失时,你会加快动作,在这种目标引导下,人们会工作更快

需要追求完美时

  • 把侧重点放在“防御”上,用潜在损失的角度看待目标时,会放慢速度,避免出错

当你需要灵光乍现时

  • “进取”模式能提高你的创造力,想想潜在的收获而不要顾及损失,这样能激发出你的乐观心态和抽象思维
  • 把爱好不当成职业,这样是对还是错了?是保护了兴趣吗?

当你想欣赏沿途风景时

  • 如果你想使奋斗之路更有趣,试着多想想“进步”,而非“表现”。目标为学习、成长和发展技能的人在学校及工作岗位中更爱他们所做的一切。所以想在奋斗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快乐,你需要尽可能地选择真真切切属于自己的的目标

如果你想得到真正的快乐

  • 需要避免的是那些为了名利、威望或财富而追求的目标。让别人决定你的价值是一件糟糕的事。即便能达到目标,所获得的快乐都将是过眼云烟,因为你最真切的需求并没有被满足。实际上,追求这些目标会让我们更痛苦,因为它夺走了我们本该追求的一切
  • 如果你和学龄前儿童相处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他们才不在乎自己是否有名、有人气(觉得这里不对,孩子繁衍的欲望?)

第七章 帮助他人实现目标

目标个人话,榜样去感染

直接方式

  • 试着使员工或学生觉得他们有个人控制的空间
    • 让人有选择余地,哪怕只能二选一
    • 让人参与决定的过程
  • 书面约定来更有效约束自己

运用暗示

  • 词汇和品牌
  • 对成就的暗示只在他人觉得那是好事时才会奏效

画框

  • 当我们的成绩被拿来比较时,我们会用“表现”目标。而当我们被具体要求或者个人的进展而衡量时,我们则会觉得这是一个追求“进步”目标的机会

目标感染

  • 从寻找榜样开始,那些追求同样目标的人,尽可能地用他们知道并佩服的人

第八章 行动之前的准备-了解目标破坏者

行动最重要,抓住当下

  • 很多人认为最常见的错误是因为不知道正确行为而导致,但问题往往在执行

把握当下

  • 你必须很像成功才能成功——但这只占了成功因素的20%-30%。最常见的错误是错失及时行动的机会(每当有机会执行目标时,都选择了其他目标)

保住目标

  • 几乎一切目标都在相互竞争,因为时间有限,只允许你选择执行一个目标

我的进展

  • 缺少反馈,动力机制迟早会停止运转。大脑处理有关目标的信息时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原则——“减少差异”,也就是“你想去哪儿”和“你在哪儿”之间的差异。当大脑检测出目标和显示的差异时,它就会做些什么来弥合这个缝隙。单如果没有反馈——没有关于进展的信息时,大脑遍检测不出差异,也不会做出任何反应

拼搏于错误的道路上

  • 追求目标的道路上你会犯的错误大多可以被分为两类。心理学家把第一类叫做“监管不足”——没有做成功所需的行动。第二类错误是“监管不当”——选择了无效策略去实现目标(思维抑制从来不奏效,试图抑制的事物反而会在之后的某个时刻更更夸大地浮现)
  • 也许那时你以为自己缺乏能力,而实际上你只是运用了错误的策略;也许你曾以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一个目标,而你只不过是让机会从你指缝中溜走了

第九章 “如果…就…”的力量——制定简单有效的计划

不做准备,就是在准备失败。计划要具体

  • 一个目标有效计划应该清晰阐明行动的细节、地点以及方法

“如果…就…”的力量

  • 没有安排时间地点学生中,32%上交了作文,而安排时间地点的学生中,71%上交了作文
  • 安排达标所需的时间、地点、方式才是提高成功率的决定性关键

为何有效

  • 当你决定了行动的时间和地点时,你的脑中会发生神奇的反应。这个计划会成为情景或暗示
  • “如果…就…”的另一个益处是它能节省我们宝贵的动力资源:我们的自制力

第十章 顾此失彼的自制力——“自制肌”的疲劳和保养

注意自制力的训练和保养

启动自制力

  • 每个人都能提高自制力,而且你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做到
  • 自制力的训练方式多种多样——克制不说脏话,用非习惯手去开门、刷牙等。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让你抵制那些总去屎你放弃、屈服或怕麻烦的冲动

恢复自制力储备

  • 无论“自制肌肉”多吗强大,还是会有精疲力竭的时候
  • 不妨多结交写高成就者,这样你也真的可以“蹭”上点他们的自制力
  • 礼物带来的好心情迅速使自制力储备恢复到原位(时常奖励自己?)
  • 自制力至少一部分是通过血糖来产生作用的。对,你的自制力跟血液中的糖分含量有关,摄取糖分至少能暂时复原你的自我调节能力

面对消耗一空的自制力

  • 你的行动也是有惯性的,一旦你养成一E习惯就需要自制力来终止它。行为持续的时间越长越难停止
  • 最后,还有一个策略能帮助你找回完全丧失的意志,那就是犒劳自己

第十一章 聪明地乐观者——让信心切合实际

适度乐观有益,注意力放到努力、坚持与计划上

总看到生活的乐观面

  • 乐观的人有更健康的体魄,更低的癌症死亡率,更短的搭桥手术康复时间,更小的患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更好的浪漫关系。不光擅长实现多钟目标,而且擅长处理各种目标间的冲突,对环境中的正面信息尤为敏感

但也要提防着黑暗面

  • 因为乐观者觉得自己最终会成功,他们较少考虑行为产生的所有后果。他们准备得比较少,冒的险却比较多
  • 悲观者总是期待最糟糕的结果,所以他们惠威各种可能性做出准备,包括最坏的可能
  • 麻烦最多的一种乐观便是不切实际的乐观。在这种乐观里,你不断给自己打气、相信自己会成功,其实完全失去了看清客观事实的意愿
  • 懂得用行动直接为实现目标而负责,那么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便是个不错的注意
  • 相信自己能轻易成功和相信自己能成功的差异,前者是不切实际的

增加乐观精神

  • 高成就者毫无例外地也需要努力和计划
  • 使用“如果…就…”比如:如果我开始怀疑自己,我就要告诉自己为何可以胜利

第十二章 打得了持久战——懂得坚持,适时放弃

既然无法拥有一切,适时放弃

  • 研究成就这门课题时发现,首先学到的就是天生能力(如果有这种东西的话)与成功的关系极小,而坚持则非常重要。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便是为了错误的理由而过早放弃

怎样才能坚持不懈

  • 选择使你自然更加坚韧的目标,做自己喜欢的
  • 总结失败的原因(及时反馈,改进),固定能力导致的失败是极其罕见的

合适懂得放手

  • 有时,我们付不起成功的代价时,放弃一直想要达到的目标时我们能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

第十三章 给予适当反馈——批评和表扬的策略

真诚表达赞美,对事不对人

  • 反馈是成功的重要和必要因素。没有反馈,我们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不知是否已经偏离了轨道

表现不尽如人意时

  • 能有效激发动力的反馈常常不那么月儿,而这并无大碍。为了对方好,你不应该担心后果而闪烁其词
  • 自信程度低的人更容易笼统地理解负面反馈
  • 别难过,你尽全力了!虽然这种反馈的意图是好的,单你必须尽一切可能避免。把反馈焦点放在纯粹的信息上

当表现尽如人意时

  • 赞美必须真诚——或者至少听起来是真诚的
  • 赞美要着重于对方控制范围之内的因素。如果夸别人天生或固有的能力,事情一旦变困难,问题就该出现了
  • 切勿把对方与他人比较。与他人比较,容易使我们从能力的角度看成就,从而忽略了可控的因素
  • 表扬不能剥夺对方的自主感受。别说:如果你能把数学成绩这么好地坚持下来,我会为你骄傲的。请说:我真为你骄傲!看见你对数学那么有兴趣我真高兴!
  • 赞美必须表达显示的标准或期望值。别说你一定能上哈佛之类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