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劫持的私生活

| 分类 读书笔记  标签 历史  进化   

有些推论是作者自己的判断,不过非常有趣,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来看问题。对与错其实并不重要

父权制的定义

  • 将男性身体和生活模式视为正式和理想的社会组织形式
  • 这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化的、不公正的男性通知女性的制度
  • 长期以来最令人惊异的一个事实是,作为女性的对立面,男性的活动总是被当做绝对重要的,文化体系对男性的角色和活动赋予了绝对的权威和价值
  • 一个社会由男性统治,是认同男性的,男性中心的,这个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压迫女性

第一章 男人的欲望

  • 美国第三十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的每次都上不同母鸡的故事,柯立芝效应。从精子和卵子数量解释,男人的遗传利益是尽可能多的与女人交配
  • 如果某种生物能够决定后代的性别,它将为其后代选择更有可能使其基因再传下去的那个性别;如果雌雄数量不等,那么数目少的一方将得到比较大的平均生育数,上述情况一旦出现,必然会被自然修正
  • 大猩猩实行的是后宫制,雄性大猩猩经过争斗,失败者离开群落,留下的胜利者独享所有的磁性。而黑猩猩却是杂交的。两种不同的模式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大猩猩,雄性最重要的是体格和力量。黑猩猩的杂交游戏规则,导致了其智力上的优势
  • 在所有人现存的193种猴子和猿(人也包括在内),人类阴茎的绝对大小和相对于身体的大小,与那192个远方亲戚相对,均荣登榜首。也就是说,我们人类——至少在所有猴子中是最好色的
  • 在人类,哺育幼子需要男女双方的合作,是一段时间内男女双方感情专注的最为重要的原因。这可以用来解释婚姻的第二个危机期,即“七年之痒”:在婚姻的第七个年头,孩子已经大了,双方合作告一段落,男性便恢复了自己好色的天性
  • 从生物本性来说,男人是极不喜欢一夫一妻制的,可笑的是,一夫一妻制又是男人们浪费了好大力气才建立起来的

第二章 女人的乳房

  • 叶猴杀婴不过是个老套的故事,外来的雄猴打败猴王,继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掉所有仍在吃奶的小猴子。雌猴无法阻止,唯一能做的就是趁猴王不注意,和在猴群外对王位虎视眈眈的所有雄猴交配。这样,不管今后哪只雄猴继承了王位,雌猴都会让新猴王相信,她的孩子“可能”是它的骨肉。母猴对性最为热衷的时候,是怀孕的早期,一只雌猴到了后期才变得热衷于乱交,其目的只有一个——欺骗!
  • 被我们熟知的一夫一妻制,满打满算也才实行了区区6000年。而人类的历史距今已有430多万年了。因此无论是身体构造还是行为模式上,人类的设计都不是为了与现在的生活方式相匹配(如何知道一夫一妻制只有6000年?)
  • 对于一个埃克女人来说,她最好的选择就是:嫁一个农夫让他养家,同时偷偷地于最优秀的猎手通奸,剩下具有优秀基因的孩子。事实上她们就是这么做的
  • 一个原始期的女人,一生中有一半时间,要么处在答复扁扁的孕期,要么处在哺乳期,行动不便,自不待言。两性之间的关系自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女人必须要笼络住男性,让他们为幼儿提供食物。于是女性体毛的褪去可能因为,体毛较少更能激发性欲。女人要男人时刻都对自己保持兴趣,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哺乳的时候也和平时一样,没有乳房;要么无论什么时候,都有隆起的乳房。前者无法做到,后者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 一个只是偶然才能体验到性高潮快乐的女人,和一个每次都得到性高潮的女人相比,哪一个会更热衷于房事呢?当然是前者。正式那些过于容易得到性高潮的女人,才不喜欢性,并且性交后怀孕的几率小。这种特质的女人,势必会被自然选择淘汰。留到今天的,都是令男人垂头丧气的女人——热衷于性事,却很不容易满足
  • 那些认为女人天性就喜欢从一而终、并满足于一生中只属于一个男人的念头,是非常靠不住的。要知道,即使一个只爱自己丈夫、心无旁骛的妻子,也永远都只是为了丈夫之外的男人而打扮。贞洁的妻子穿着高跟鞋、单丝袜和短裙,在凌冽的寒风中走来走去。而回到丈夫身边之后,却忙着在脑袋上夹发圈儿、眼角上贴黄瓜片,为下一次出门做准备。事实上,女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尽可能多的男人,去爱她!

第三章 就这样,我们有一个父亲

  • 最先产生的婚配禁忌是婚级制,以禁止不同辈分之间的交配。进而发展为氏族,因为只有母亲的身份可以确认,男子成年后便到其他的氏族找妻子
  • 从采集到农业——按照弗洛依德的说法——即从快乐原则从向现实原则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前提,则是压抑——不仅是对人的社会存在的压抑,同时也是对人生物存在的压抑。而压抑,正式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基础。一句话:人类的文明史,就是欲望被压抑的历史。(那是不是欲望被表达的艺术作品,特别受人喜欢了?)
  • 总的来说,在母系社会中,性关系只是单纯的性关系,而不是像今天这样——与经济动机联系在了一起。在性关系尚未被财产玷污的漫长年代里,生物本能驱使男人和女人选择多对多的群交。对此,男人和女人同样热衷
  • 当男人把自己视为播种者,把女人视为土地之后,“父亲”这个新鲜出炉的概念立即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财产由此与产生了一个个具体的人产生了明确的关系,这是史前的“包产到户”。一个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在这一点上,男人可没有女人那样有把握。所以男人们共同规定:谁也不侵犯别人的女人,这便是父系专偶家庭得以产生的原因(明白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同时生产能力的提高?)
  • 早期父系氏族的这种组内婚的倒退,最深刻的揭示了“一夫一妻”这一由男人们制定的游戏规则,其最根本的动机不过是经济利益。在古希腊,一个男人与别人的妻子通奸,做丈夫的可以杀掉这个男人;可是如果这个男人强奸他的妻子,做丈夫的只能要求一笔罚金
  • “父亲”这一概念的产生及社会剩余财富的出现,使得男人有了拥有可以确认自己的孩子的念头,以便将属于自己的财产遗传下去。这种要求,使得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氏族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婚姻家庭。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人类的婚配制度第一次背离了他们自己的生物学本性

第四章 中国何时开始一夫一妻制

  • 皇帝的出生原因是因为“其母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可见皇帝为代表的轩辕氏,是来源一个“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部落。根据史记的说法,皇帝的25个儿子分属12个姓。如果皇帝是个父系首领的话,这怎么解释呢?
  • 早期父系氏的婚配习俗
    • 存在对性配偶的共享
    • 完全的婚前性自由
    • 婚后,已婚妇女仍可通过不落夫家的方式,获得婚外性自由的机会
  • 古罗马婚礼早期,新郎的朋友们一定要当着新郎的面,轮流和新娘性交之后,婚礼才算完成。后来才逐渐变成了新郎和新娘性交,他的朋友们在一旁观看。晚至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还存在着这样的习俗:来自男方新郎的朋友们和来自女方的伴娘们,在婚礼的最后,与新娘一起集体沐浴
  • 在周朝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内,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婚配制度。在后者,孩子随母姓,也就是“称姓”;后者,前者,孩子归男方,“称氏”
  • 从周到秦:严格的一夫一妻制
    • 周在还没有取得王权的时候,就已经实行了严格的父系外婚制
    • 建宗法,分嫡庶。建立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王和贵族可以多取,但是嫡妻只有一个
    • 制媒妁,具六礼。官家设媒官,要求百姓“非媒不娶,非聘不见”
    • 婚姻中买卖的行为程序化,强化了男子对自己妻妾的占有观念
    • 周朝人们关于氏族内财产共有的思想还很严重。当一个男人死后,他的女人们便理所当然被同氏族的男人继承
  • 秦孝公的时候,起用商鞅变法。相当于包产到户,氏族结构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家庭。父权制一夫一妻制,在周是折衷与礼,至秦又辅之以律

第五章 巫术与宗教——鬼神对我们性生活的看法

  • 如果你在意鬼神对你的看法,你就有了宗教感;如果你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你就有了道德感。上层建筑这个东西,反应了一个社会在某个时期,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及态度。它指导着我们的生活,也指导者我们的性生活。人类的思想始终踩着“食”和“性”这两只高跷,左摇右晃的前进
  • 随着灌溉和耕作技术的普及,男人也不得不参与农业生产了。不过,没有人会忘记女人在这方面的法力。每到播种前,全部落的男女,都要矩形盛大的仪式,力图把女人生育的法力“传染”给地里的庄稼。所有人十分努力的跳舞,十分努力的群交。这一习俗流传至今,就是西方的狂欢节,只是现在只剩下跳舞
  • 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一夫一妻制当成一种天经地义的东西来看待,并一本正经地在各种版本的神谕中为这一制度找出依据。岂不知,这不过是先打枪、后画靶的伎俩。我们先是有了这古怪的婚制,之后才有了这些古怪的神明

第六章 别人对你性生活的看法

  • 仁者爱人者四个字,从达尔文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群居性动物为了种群利益而进化出的“利他倾向”。在谈到道德的起源时,达尔文归纳出四条:认同感、群居的本能、人言可畏和习惯
  • 本属于大多数人意见的道德,如今却被少数人别有用心地反复言说,被灌输的自然是那些一声不吭的大多数。纵观人类历史,情况也确实如此:特权阶级和最贫困的下层总是热衷讨论与道德这个话题,然而,他们自身的操守,却是整个社会中最差的。更糟糕的是,这两种人还把道德的品质给弄坏了:前者,让道德充满了伪善;后者,又让道德多了一分损人不利己的残忍
  • 道德观念中的其他成分都是后天建构的。休谟说,道德现象是“事实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科学的问题”
  • 道德观念虽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却不意味着它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才是道德最大的非理性所在
  • 对于明朝关于而言,管理几十个大宗族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而管理几千个小家庭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全县范围内,有“公务员”或是“事业单位”身份的人,加上县令本人才四个人。因此,朝廷必须要扶持宗族制度。这扶持的办法,就是礼遇老人和给节妇烈女树贞节牌坊。中国妇女丧失了与陌生男人交往的机会,她们与婆婆和成年的小姑子朝夕相处,如果和丈夫的亲戚闹出丑闻来,将会对宗族制度产生毁灭打击
  • 明清两朝的男人们把女人彻底调教好之后,反倒失落了,娶回家的大小老婆们一个赛一个的温良贞淑,毫无闺房之趣;而外面的妓女虽是风情万种,确实用钱买来的。男人们猎奇和征服的欲望,又到哪里去满足呢?于是,他们不得已打起自己的注意,玩起同性来——这是明清晚期男风劲吹的根本原因

第七章 巫术与宗教——鬼神对我们性生活的看法

  • 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一种观念,即:姓生活、爱情和婚姻应该“三位一体”。也就是说,如果你爱一个女人,那你应该娶她,然后一辈子只和她一个人做爱。在人类430万年的历史中,一夫一妻制只有6000年。而爱情视为婚姻的基础,从产生到现在——不到200年
  • 性的本质,给世界带来多样性
  • 6000年的时间里,男人给女人两样东西:一副枷锁和对丧失这副枷锁的恐惧。当枷锁被打开之后,恐惧却阴魂不散。女人在恐惧中嗫嚅着:“我想要一个丈夫,我要结婚。”就这样,她光荣地成为一名已婚妇女,通过从属与某个男人,得到了这个男权社会的认可和接纳
  • 古老的氏族部落,既没有婚姻,更没有爱情。那时候的情况和现在相反:匮乏的是食物,而不是性机会。每一个女子都尽量满足每一个男人的需求——这既符合她的天性,又符合部落的利益
  • 严格意义上,“爱情”这个字眼诞生于12世纪的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宫廷,也就是“骑士之爱”。较高级的爱情形式在历史上是从通奸开始的——整个阶级有系统的、双方情缘的通奸
  • 政治权利的重新洗牌,是一定要以道德观、价值观的重建为噱头的。“博爱”在刚被提出来的时候,主要目的还在于资产阶级请贵族老爷们赏脸娶他们的女儿。资产阶级当权后就取缔妓院、清除妓女。与中世纪相比,妓女更被大众看不起了
  •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巴黎到处是情人屋——介绍你与别人妻子相识的专业机构
  • 资产阶级缔结婚姻时,刚出现的征婚广告如下:“某女,20岁,犹太人,浅黄色头发···嫁妆5万马克。唯请受过一流教育、收入可观、出身上流家庭的男士应征”。就这样,“爱情是婚姻的唯一目的和动机”被资产阶级口是心非地提了出来
  • 赫拉德·申克:“相爱的人本来就不是为了满足欲望,二是为了继续相爱这一状态。”

第八章 很多人想出很多办法,事情却变得更糟

  • 浪漫派的思想至今依然影响着很多人:他们是第一个不歧视性的人,也是第一个口头上表示男女平等的人——这些都是讨女人欢心之处。他们选择配偶的时候绝不对经济因素加以考虑。此外,他们还不能容忍“激情已经丧失了的”婚姻。可想而知,他们必然都是那些频繁离婚和更频繁更换情人的人。这自然为年轻人所喜爱
  • 女权主义发展经历三个阶段,萌芽期,要求得到基本的权利。第二个时期是二战后,要求平等的工作权。第三个阶段要求“女性视角”和建立“无性别歧视”的意识形态
  • “文化大革命”期间,婚姻的动机是两个年轻人“为了共同的革命事业走到了一起”,目的则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如果夫妻两人革命立场没有发生变化,那又又什么理由离婚呢?这些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一样的东西,却被整整一代人所信奉和遵循
  • 林赛的主张,让西方人充分意识到了一个中国人早就明白的道理:婚姻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实就是孩子
  • 对于后现代的人来说,他们最怕的是“被理解”,最渴望的是“被关注”。现在“被关注”和成功之间是完全可以画上等号的。这种后现代观念还解释了为什么当今社会里,一个老姑娘会比一个离婚女人承受更大压力:从消费的角度来看,一个老姑娘更像是个无人问津的商品——这是消费社会中最大的失败;相比之下,一个离婚女人不过是一个被用旧的商品罢了——至少,被消费过

第九章 走好,父亲

  • 今天,因为分配不均使得人类还没有彻底根除饥饿和贫困,但从整体上看,既然富庶和过剩已经取代了匮乏和不足,那么压抑性的文明也就丧失了继续存在的基础。人类有没有希望建立一种非压抑性的新文明呢?这正是我们这一代面临的最重要的使命
  • 母系氏社会之所以远离平衡态,答案在于农业。原始农业的产量低且不稳定,遇到荒年,部落间就会发生战争,较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的采猎时期,整个母系社会动荡不安
  • 父权制社会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夫一妻制;其次,是普遍的性禁忌。但是男人天性是好色的,女人天性也是好色的。男人控制女人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剥夺她们经济独立的能力
  • 西方社会越来越将同居关系视作一种“常态”,而不仅仅是婚姻的过度或是权宜。冰岛在2000年三分之二的孩子出生没有法律意义上的父亲。而中国的同居者往往排斥孩子
  • 20世纪60年代,西方情况发生了转变。妇女不管出嫁与否,都能与兄弟平等地继承父母的遗产;其次,无过错自由离婚法在西方普遍实施。日本政府顽强地扮演“公共丈夫”的老角色:一个姑娘可以工作,可如果结婚嫁人,就必须回到家中相夫教子。近年来日本政府头痛人口负增长的问题,开始扮演一个“公共父亲”的角色,直接去关心妇女和孩子的利益。日本政府用儿童福利上的钱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少的——仅占 GDP 的1.9%。欧洲大陆国家完全放弃了“公共丈夫”这个老套的角色,改而全力扮演“公共父亲”。法国采取劫富济贫的高税收政策,建立一个平民主义的高福利政策。国家作为公共父亲的角色如此出色,法国的男人们自然变得可有可无。在一个国家中,男人对女人的统治越厉害,这个国家就越是“男性化“、越有侵略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