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空洞素质论
- 如果说“应试教育”没有找到病灶,则“素质教育”不是一个好药方。一堆空洞的词汇,重复千遍,终成噪音。
语义演变
- 素质就是:本,始,空白,本体,秉性,天赋,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素质教育”是自上而下的颁布,以及其后很多人对素质教育的阐述,为这一词注入了它此前不大具有的意思
- 笔着认为是国外作品的误译,又到中国作者的变异性使用
走入实践的无效
- 应试教育是什么谁都明白,而素质教育是模糊的,其本身的模糊导致其目标和手段都不够清晰。很多物质教育说法中都包括两个“全”,其一面向全体学生,其二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 全体学生有一个问题,优秀师资力量不足。要解决就是老师定期抽签流转,这样可以消除学生为进入重点小学、初中的竞争
- 而全面发展未必符合人的天性。比如陈景润和钱钟书
- 在竞争严酷的背景下,如果副科不列入高考,必然遭到轻视。如何做到全面了?
- 日本圣人远山正瑛的话:“孩子是看着父辈的背影长大的。”两种含义。其一,身教胜于言教;其二,父辈的影响恐不是学校所能替代
军备竞赛是病原
- 当下教育生态的本质是什么?军备竞赛。换言之,应试只是今天中国教育的病象与症状。教育承担的不是单一功能,二是两种功能:提高能力和改变社会地位。
- 但是长期细致的考察时不现实的,是紧迫的社会生活所不能接受的
- 要从众多的人中挑选能力出色者。因此一种简化机制-考试,势在必行
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
一、教育与需求的关系
- 古代社会需求与供应间存在着两种不对称:一个旺盛的社会需求可能吸引不到足够的社会成员;一个数额有限的社会需求却可能吸引到大大超额的社会成员。古今教育中学生数量超过了需求的最重要原因是地位追求
- 教育扩展如何的来?
- 诸多学生和家庭的需求
- 中国的大学需要服从政府的指令
- 20世纪中各国政府在整体与文化价值的选择上,差异巨大,却罕见地在一桩事情上殊途同归,就是发展教育
- 无限制的教育增长既能使精英阶层保持自身教育上的优势地位,又能给工人阶级提供了比以前更多的教育机会,从而同时“买断”了这两个社会群体在政治上的支持
二、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激烈的学历竞争中,学习不是为了工作,二是为了比试。比试要公正,就无暇顾及实际工作的需求了
- 社会认同学历与能力的关系,而学历与能力已渐渐脱节,社会上的学历观必然滞后于学历悄悄发生的变化
- 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有清晰处,是收入;有模糊处,是能力
三、主流认识依旧持续之原因
第三章 德国教育的分流制
一、德国三轨制的沿革
- 1920年法律规定,所有儿童接受四年基础教育,四年以后开始分轨。德国人毫不客气地承认这种因果关系:享誉极高的德国产品质量就是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创造出来的。
二、三轨制与定向阶段
- 德国小学4年。四年后学生分流道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文科中学,10岁时分流
- 主体中学:血脂五年,大部分毕业后接受职业培训
- 实科中学:可进可退,可以接受职业教育,也可以进入更好的专业学校和专业学院,另一方面成绩很好可以转入文科中学,谋求上大学。课程安排对那些对实用自然科学感兴趣并有这方面才能的学生觉得更合口味
- 文科中学:学制9年,5~10年是中学,义务教育。11~13年是高级中学,非义务教育。10年级后进行考试,合格者才有资格进入文科中学高年级就读
三、由三变四,此消彼长
- 综合中学的思路是将三类中学统一于综合中学,让各阶层的子弟读同样的中学,以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不过占比并不算高,10%左右
四、通道
- 早期分流的收获是,可以缓解竞争,让潜力弱的人退出竞争,潜力强的人宽松的学习环境。代价是,晚熟的人可能遭到淘汰。不过彼此之间仍有通道
五、职业教育
- 职业教育必须有自己的优势和吸引力,否则比如被大家所蔑视
- 德国有一家国家就业机构,专门评估学生的资质,并同时指明适合青年的学徒方向
-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最大程度上克服了这种脱节,他们是由职业学校、企业、企业协会“共同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他们还共同决定就业市场上某种职业的具体要求”。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就业的安全网
六、分流早晚之利弊
- 人类简历的制度没有一个是完美的,因为人们在制度建立中投入的经理和智慧,永远也追赶不上人们在寻找制度漏洞的博弈中的投入
- 如果过早分流的筛选无一遗漏,及工程院统统都是智力中等以下,也就不会产生最优秀的技工,这个群体就难有荣誉可言
- 早分流和晚分流两种教育制度所造就的精英,还有一点不同,就是受古典文化浸润的差异。后者进入大学是凭借的考试分数,足以证明他们不是冒牌货。而前者是10岁、11岁分流到文科中学,他们需要一种区别性,门槛高又要表现性好,最便利的选择就是古典学。古典学最便于证明他们是精英文化的传人。当然,晚分流制度下的学生忙于竞争,也没有那份闲情去提升他的古典文化修养。人类是势力的,大众总是要模仿精英,精英的文化特征总会向下渗透。于是晚分流制度下的精英无力将精致的文化特征带给社会,它带给社会的特征就是功利和竞争
- 一个过度地,向大多数公民诱发梦想的制度不是一个好制度,因为最终使无数人梦想的破碎。中国当代的教育实践是最好的证明
- 晚分流的制度导致更多学生参与高考竞争,与之对应,它对自身的一个理所当然的颂词是:给更多的人一个机会。晚分流知道导致了更多的高考失败者。很多高考参与者将是可怜的“陪绑人”。他们的失败是预先注定的,这其实是他们不应该参与的竞争
- 美国人选择了晚分流的教育制度,他们的公立中小学在软硬件各方面日趋平等。他们以此为自己的制度背书。更多的德国人热爱自己的早分流的教育制度,于是以多个子系统,特别是精细的职业教育系统来支持它。原因之一是,两国都很在乎自己制度的合法性
第四章 中国职业教育的困境
一、工与中国文化的脱节
- 工的衰落,大致有三个原因
- 儒道这两支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对中国人价值观的作用。儒家思想在认知上重人事,轻天地
。中国人对于自然的态度是:只求欣赏,不求认识
- 科举制度与士农工商的社会定位,导致的人才走向与基因筛选。第一流和第二流的技能人才,初则因社会的歧视而沦与下贱而渐趋减少,则最后能安于技工的分子势必是一些技能比较微弱,兴趣比较淡薄,而情绪也比较粗疏的人
- 技术传承。文字几乎是士的行业所独占的东西,士与工是两个不相谋的行业,工的行业也就和文字教育不发生关系
- 潘光旦对今后工的教育颇为精当
- 一切学校教育里应当有一些,而不限于比较低级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 职业教育不可以太狭窄。只有专才,而没有通识的人,是一个比较健全的社会与文化所瞧不起的人
二、外发型的艰难调试
- 西方的社会结构是其职业教育产生的温床,而职业教育的制度化是其上下互动的结果。现有机器化生产对新型工人的需要,中期有了工厂的培训,后有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法规。中国的职业教育是由外而内。学生们可以同意科举的无用,愿意学习新的东西,却不能不考虑自己的晋升
- 笔者认为,自1907年开始摸索的中国职业教育,在二三十年代之交的上海找到了正途。供求关系是真切务实的
三、社会结构:金字塔还是枣核
- 文盲、学费负担、机器工业缺乏、价值观是中国早期职业教育的主要障碍
- 目前职业教育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由此有两个推论。其一,在这里念书他们并不愉快。其二,不得已而混迹于此,便很难期待他们会学得好。大学文凭捆绑了太多的好处。不讲这些好处从大学文凭上分解开来,我们便不可能,让那些其实不想读书的少年高高兴兴地去学习实惠的技能
校企结合:职业教育的核心
- 中等职校缺乏吸引力的还有一部分原因,上职校学不到真本领。很多职校的学习完全与所学专业不对口
- 为什么不愿意与企业深度合作?
- 对工业的理解,判断有误。不过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形势比人强
- 长期以来饱尝员工低工资的好处
- 笔者几乎没有看到建议政府在职业教育上向企业投入的。钱国家花,培训企业做,挑选毕业生本企业优先,即使没留住,企业尚可承受
- 笔者以为,复活和革新学徒制在中国具有格外的意义
第五章 中国传统分流的终结
一、 两种分流
- 中国人漫长的客场博弈中,“分流”早就成为了家族的策略选择。即使殷实之家也不会让其全部子弟扑向科举,又因秀才可以带给全家较好的尊严和地位,贫寒之家也会节衣缩食选出一个子弟敲科举之门。中国当代教育中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的一个重大原因是,我们失去了漫长岁月中的“家庭分流”
二、望族科明
- 曾国藩父亲曾麟书历经16次童试失利,自知天分有限,后不再应试,专心致力于培养五子
- 科举的浓厚氛围和巨大诱惑前,忆旧可以显示出人各有志。曾国潢26岁捐纳监生后旋即回乡理家,毕生一次科考不曾参加
三、兄弟两路
- 张謇的故事,光绪二十年恩科会是状元。两兄弟踏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后来张察退隐南通,与弟共办实业。张謇日后说,其成功赖贤人助阵,归功“一兄一友两弟子”
- 蔡元培(1868~1940,光绪18年进士)的案例。世代经商,祖传无科举制人。只元培一人走科举之路
四、毁于国策
- 不靠社会制度约束、凭借家庭选择完成的“自然分流”是个绝妙的机制。比如张察与毛泽东学习能力上逊色于张謇与毛泽东,遂令父母前者生产,后者读书
- 一个独生女的家庭对其女儿教育的重视常常丝毫不逊于独生子女的家庭,因为没有选择,他们只有这个女儿
五、穷根问底
- 父母的多重情感——爱、恨、怨气、梦幻、愿景、理想——投射于一身,这将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不能承受也必须承受者,便是中国的大面积的独生子女们
第六章 官员的学历
一、官与科举
- 科举制堪称为贵族制度的安魂曲,贵族子弟不仅可以参加科举,而且挟经济文化上的优势,比平民子弟总还略占优势
二、合法性
- 科举是帝制的基石
- 皇权的合法性,来自血统
- 官员的合法性,来自科举功名
- 科举功名在合法性上的另一贡献,正在于为地方、民间提供了领袖。秀才、少数的举人或退休的官员,共同构成了乡绅阶层。没有了合法的领袖与协调者,民间的自治是不可想象的(地方领袖的产生是科举制的副产品)
三、效度
- 科举与官员的距离更大,因后者依赖社会活动和政务实践之历练
- 清代官员总数2.7万,文官2万,武官7000.全国的胥吏应有百万之众,师爷本是读书人,放弃科举,专攻幕业
- 竞争激烈导致考试效度锐减。但是有胥吏和师爷,胥吏是通业务的地头蛇,很可能欺骗不通业务、人地生疏的官员。且世袭毕竟不如市场中的选择效率高。于是官员带上“师爷市场”中自选的帮手,一同上任。
四、废科举的系列后果
-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近代的拐点,引来天翻地覆
- 直接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二者仅相隔6年之隔。士大夫的自宫成了皇权退出的前奏
- 导致乡绅的灭绝。文化上有优势的人多离开乡村,到城市读书、谋职、找前途;乡村政治的角逐开始”武化“,凭势力、钱财,巧取豪夺。
- 废科举对其后三个时代中官员文化素质影响很大。军阀时代军头门的文化素质与前清官员相距甚远。
五、从统计数字看官员学历的剧变
- 1995年至2010年研究生毕业生的数量从3.19万增加到38.36万
- 18届中央委员中大学以上学历占91.8%
- 51%的第18届中央委员的个人最高学历是从”在职教育“和”党校学习“中获取的
六、对今日官员学历的思考
- 现代政府合法性的解决,常常导致官员学历资格的放宽
- 今日博士不及旧日进士稀少,故其含金量不及后者
- 古代中国社会中官学一体,除了做教师从事知识人再生产,做官几乎是教育的唯一”出口“。现在已经演变为三大出路:政府、学术、工商
- 每个人一生中在学习上只有一个黄金期,大约16~30岁。过了这段时间,学习效果于时俱下,如果一个人的黄金期完全在校园中度过,作为官员,他的履历绝非最佳。28以后才进入社会,那是极大的耽搁,将延误和抑制个人性格与情商的发展
第七章 复习与复读
一、诺贝尔科学奖的证明
- 中国教育毁伤创造力的深层原因是竞争过烈,直接原因是”复习“成为教学的中心
二、古今之变:洗礼与认知
三、复习对好奇心的摧残
-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孩子投入到他所置身的环境的方方面面,了解其每个细部,从而适应它,在其中游刃有余。没有了好奇心,就没有较快的适应,就不能成其为适者。
- 我们的社会果真通过其教育完成了对少年好奇心和狂飙期的扼杀,手段竟然是稀松、不起眼的”复习“
- 接触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是发挥我们潜力的平台。如果学习的过程不能让我们有所发挥,无聊必将淹没我们
四、复读:复习与竞争的必由之路
- 青春期两年的纯粹复习,极大地塑造着一个人的智力取向
第八章 学校教育模式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