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课

| 分类 读书笔记  标签 心理学 

匆匆的翻完此书,收货不小,很多时候我们日子过着过着就忘记了自己的方向,自己的准则,这本书正好提醒我及时放下。人生本来不完美,我们为什么要控制一切了,程序可以控制,但是你能改变周围的人吗?命运多少有自己能改变了?如果真尽力了,何不试着和自己和解,去接受现实世界了?平淡的看待事实,但是不放弃目标,平淡但是不平凡。值得重读的好书,温暖有启发。

1. 假想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

名校病

  • 严格父母、总是纠结专业选择、习惯了单一的标准评价下排队,等着选中和评判,哪怕是心理问题上,他也从不让自己落下。

我觉得这是中国教育和悲哀,本质上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周围的环境和评价标准就很单一,势必影响了刚刚进入名校的大学生。如何解脱?先去探索这个世界,多读读和自己本专业无关的书,见见和自己不同的人,慢慢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也不会被单一的评价标准所绑架

假想中的完美自我

感到安全时,人天生就有探索世界、接受挑战的冲动,这是我们做事的内在动机。但是,这种内在动机很容易被破坏。我女儿一岁多的时候,我们给她买了个玩具。这个玩具需要她把大小不同的圆柱塞回架子上大小不一的孔里,她把它叫作“让圆柱宝宝回家”。那时候,她协调性不好,很难把几个小的圆柱塞回去,她就一遍遍地试,还不许我帮忙。终于把所有圆柱都放回圆柱孔了,她会得意地自言自语:“再来一遍吧!”现在,假设这不是一个游戏,而是某种考试。为了让女儿做得更好,我经常跟她说以下这些话,会对她有什么样的影响?

  1. 如果她做得不好,我不断批评她:连这么点事都做不好,你真是太笨了。
  2. 如果她做得很好,我不断表扬她:你是个天才,你比谁都聪明,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3. 如果我告诉她:我们家很穷,宝宝,你的奶粉钱都需要你通过玩这个玩具来挣。
  4. 如果我告诉她:女儿,你好好做,这件事关系到你将来能不能上重点小学,会不会有出息。
  5. 如果我经常跟她说:你比隔壁的思思做得好,但是跟王老师家的女儿想想比还差得挺远,要知道她还比你小两个月。

人为了维护外界的评价,只能创造一个完美自我,不断维护这些评价。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在乎别人怎么看?还是没有内在的自我造成的。每个人都要去了解真实的自己,构建自我,而不是维护假想的自我。对于父母而言,不要急于给孩子评价,他们还没有自我,要鼓励他们探索,给安全感就够了。

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

成长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从微观层面看,人的大脑由各种各样的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构成了我们储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未知的挑战一方面让我们焦虑,另一方面也在不断训练我们的大脑。挑战越多,大脑就会变得越复杂,相应地,人的能力也在不断增长。从宏观层面看,人的能力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成长起来的。我们与环境的互动越多,获得的反馈机会就越多,我们的能力成长就越快。

我们总是担心犯错,殊不知人在犯错中才有机会成长,犯错说明做了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与其一辈子不犯错,不如犯点错吧。

成长中的关系

“上帝啊,请赐予我胸怀,让我接受无法改变的事;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够分辨这两者。” 米纽庆说:“一个理想的家庭,其实就是一个有修复能力的家庭。并没有一个家庭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的。只要这个家庭具备了修复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我觉得缺的东西,是智慧中最重要的部分:我相信。

这篇文章非常有启发,智慧真的有用吗?智慧在面对纯理性的问题时也许有用,但是在面对人和关系的时候,真的有用吗?可能相信的力量更重要,或者说爱更重要,智慧是帮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找到更好的办法,但是如果没有爱没有相信,也就不会有动力去找办法了,不是吗。

像一棵树一样成长

这个世界永远都存在一些比你更牛的人,无论哪些方面。如果把人生比作攀登,也许你穷其一生只能达到某个高度,但对某些人来说,登珠峰都不成问题。对此,有的人选择退出竞争,也有人不断向上。如果你是后者,你明知爬不到顶端,那你攀爬的动力和意义是什么

如果有人这么问我,我会说人真正的高贵之处,就是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爬不到最高处又怎么样了,人各有命。但是陈老师看到了这个故事背后隐含的假设,让我挺有启发。

1)人生是一场赛跑。(是这样吗?)(2)终点处会有一个胜利者,有一个失败者。(是这样吗?)(3)跑得快还是慢,是一种固定的能力。如果你跑得慢,你就一直跑得慢。(是这样吗?)(4)奔跑很辛苦。但既然你已经跑得很慢了,就只有拼命奔跑,才能获得成功。(是这样吗?)

采铜老师对人生的看法明显不同,人生的维度不仅仅是向上,也可以长出更多的枝条,为别人挡风遮雨,也可以和其他树木一起形成森林,这样看待人生是不是更开心了,每当你长出一个枝条,每当有小鸟在你枝头休息,你都能发自内心的欢喜,而不是担心自己在比赛中又失利了。人和人之间为什么只能有竞争了,这个文化是怎么产生的?

我想成为一棵树……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总是在生长,一方面往地下去伸更深的根,一方面往天空去发更高的枝;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是连续的,我的年轮一点点变粗,新的枝叶在老的枝叶上抽出,乃至我树干上的疤痕也总是留在那里,覆上一点青苔,成为我久远的印记;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不只是在一个向度生长,我的树根和枝叶向四面八方去,从每一种视角看都生气蓬勃;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会沙沙作响,我会摇曳着跳舞,我会迎风歌唱,但我的根基仍旧在那里,不会因为一时得意而失掉初心;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可以和各种各样的生物成为朋友,和它们交谈、共存、互惠,我不挤占别人的生存空间,甚至反倒为鸟儿和松鼠构筑家园。

2. 更大的世界与眼前的生活

杂物琐事并发烦恼一堆,别以为一旦逃开,就可以开始修行,步入道图——其实这些琐事就是我们的道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然后呢?

人能忍受辛苦,但很难忍受停滞的感觉。他们在努力探索生活的可能性,这真好。 看来对大部分人来说,“更大的世界”都不在此时此地,而在“远方”。它意味着变化、希望、丰富的体验和更多的可能性。

每个人可能都想抛开世俗的世界,去探索去放纵,但是人可能只有在某个特定的年纪才能做这件事,后面不免俗事缠身。要想真正获得开心,就像这章扉页说的,不是逃避,而是把这些当成生活的一部分。逃避工作的人,认为工作是苦的人,也不会获得幸福。逃避生活的人,最终也一样,不要逃避而是接纳。

远方是药也是病

卡尔维诺说,对远方的思念、空虚感、期待,可以延绵不绝,比生命更长久。这种思念究其本质,就是对生命可能性的向往。当人们陷于生活的琐碎无聊、疲惫厌倦时,“远方”就会在幻想中被制造出来。它所代表的可能性,既能容纳过去的失败、挫折和悔恨,又能容纳未来的希望。可是到了远方以后呢?如果你没有改变,他乡还是会变故乡,疲惫和厌倦还会爬上心头。你要么适应,要么开始重新迁徙,周而复始。

可能远方真的是一种幻觉吧,就像一个美女一样,远看的时候才是觉得最美的,一旦和你朝夕相处,哪里还是美女了。远方也一样,可以满足你的一切幻想,但是怎么可能得到呢。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同样,心若安定,才能真的到达远方吧。

琐事就是我们的道

一件事是不是琐事,并不是由这件事的性质决定的,而是由你对待它的态度决定的。如果你不轻慢它,以庄重的态度对它,那它就是重要的事。 他们哪里也不想去,却反而自由了。而那些想要逃离的人,却到处看到囚牢。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逐渐演变成了压迫和反抗、控制和逃离、意义感和无意义感的撕扯 他领悟到了什么呢?很多人总是容易把做“正事”的时间看作“我的时间”,而把做琐事的时间看作“占用了我的时间”,好像那一段时间不再属于他了。而实际上,陪伴孩子的时间和修行的时间一样,都是“我的时间”,我们有责任以认真的态度度过它

这篇给我警醒的作用,总是研究效率软件,想要更有效率,更短的事情做更多的事情,不要把生命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但是生命就是有很多琐事啊,Dropbox的创始人就是看到了琐事中可以改善的地方,才有了这个应用。生命中这些的琐事真的是琐事吗?陪父母孩子是琐事吗?开车上班是琐事吗?做饭洗碗是琐事吗?不要逃避这些琐事,看到这些琐事背后的意义,接纳它包容它。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想多学一点,多经历一点,成长的快一点,却让自己非常焦虑。让自己感到快乐的时候,就是沉浸在做一件事当中的时候,哪怕是一件小事,所以我们何不从认真做一件小事开始。

过程本身也是目的

投入专注的回报就是幸福 不要以成功为目标——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错过它。因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

我也特地到知乎上看了多隆的故事,的确让人佩服,他和一般人的区别在哪里了?就是专注,就是想单纯的解决问题。本身不是计算机专业的,能自己写一个文件系统,一般人碰到这样的问题会怎样?去开源社区找找,拿来用用。如果想到了实现一个复杂的功能,居然凌晨4点想到了解决办法,这就是投入和专注的人才有的行为,而且不怕困难。这样的人才能获得幸福,而不是总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转的人。陈还是说的很对,幸福是过程的副产品,而不是目的

我想去远方,把人生格盘重来

生活没法简单地通过换个环境格盘重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长长的过去,这些长长的过去并不会因为到了“远方”就消失。它不在环境里,而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所思所想中,在我们对挑战的应对里,在我们和环境的互动中。

这个写信的女孩,是另外一个没有接纳自己的例子,想要把自己人生重启,完全抹掉过去,如果自己都没有办法接纳自己的人,怎么可能活得开心了。

3. 理想与平庸

神有两种严酷对待我们的方式:一种是否定我们的梦想,一种是实现我们的梦想。 -奥斯卡.王尔德 我们一味追求不可能的食物,却使那些可能得到的东西变成不可能。 -罗伯特.阿德里

接受平庸的那一刻

接受平庸不只意味着停止奋斗或折腾,有时也意味着接受自己的限度,放弃虚幻的主角光环,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而当我们用平庸与否来思考生活时,我们就不自觉地把生活分成了两种:一种是独特、有趣、宏大的,而另一种是平庸无奇的。前一种是成功的,而后一种是失败的。只有前一种人生才值得过,后一种人生不值得过。当我们用这种框架来思考生活时,会自动忽略那些重要的,却无法用平庸或者不平庸来归纳的东西。

这世界上好像就有两种人,一种天生就认为呆在小城市挺好,依然自足。另外一种天生就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更大的事情,可是到最后也是不得不向命运低头啊。接受平庸的那一刻其实就是认命,自己这辈子不可能做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了,但是平庸并不意味着不努力,可以放纵自己。可不就是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吗。

就承认自己是个废物好了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曾做过一个演讲,专门讲悲观主义的好处。他说,承认生活的本质就是受苦,人类的本质就是堕落,能增加我们对生活的忍耐力

和第一篇一样,就是认命就好了,既然错过就错过了,这有什么办法了,不是你的就是不是你的。我就是错过了房价上涨,错过了股票,错过了比特币,反正这代人能发财的机会全部错过。那能咋样了,错过就错过了,继续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呗。

迷茫是艰难所在,也是意义所在

我会说:“我已倾尽全力,这就是证明。我曾为理想所伤。” 一份理想的工作到底是怎样的?我相信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的说法,理想的工作应该满足三个条件:安全感、胜任力和自主性。简单地说,就是物质上有保障,能发挥才能和潜力,还能自己决定一些事。可是以现在的社会条件,理想的工作太奢侈了,所以才需要不断寻找。 所有的转变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酝酿期。迈出很小的一步并不容易,哪怕是最小的一步,也需要我们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这一小步无关成功,只关乎行动。而你现在的工作还给你发着工资,正好让你大胆去尝试,而不用管是否会失败。

迷茫似乎是现代人的通病,古人为了填饱肚子已经要倾其所有,能活到60已经是古来稀了。现代人不同,已经不担心吃饭的问题,担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影响世界,发大财。但是能力又不足,目标不够坚定,又在怀疑自己到底是否要坚持现在的工作,在和世界的互动中,似乎总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于是陷入了恶性循环。如果正处于迷茫期,我想说这很正常,年轻的时候在所难免,尽可能的去试错,做每件事的时候都用尽权利,自然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能力的边界在哪里。

你是在努力,还是在模仿努力

在我们的价值体系中,“努力”是一件无比正确的事。可是人们“努力”的动机不同,效果和感受也会不同

努力的动机也就是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假装去努力,不仅累,而且可能一事无成。而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最近公司离职了一个女孩,估计就是这样,一直没有面对自己,最终提出离职,觉得在公司拼命积极向上是正确的事情,但是这不是自己想要的,最终心态崩了。与其假装努力,不如看看自己喜欢的电影,看自己真正想要看的书,这样才能努力而自己觉得又充实满足。一切的一切,可能都是自己认识你自己,你想成为什么人。

你爱的是兴趣还是兴趣背后的成功

之前在TED上看过一个演讲,讲的是生活中的“多面手”。多面手拥有极强的学习能力、转换能力和永不满足的好奇心,他们往往是工作中的创新者。与他们对各个领域巨大的热情和投入不同,我似乎只满足于浅显的了解和表面的喜欢。我似乎永远都在寻找一个刺激点,而一旦深入接触这个刺激点,就会逐渐产生厌倦。我想要的,或许只是一种体验,一旦获得了这种体验,就不愿意再去面对它背后更为琐碎的工作和深层次的思考。 这种思维背后,是另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只不过把目标从“成功”或“财富”替换成了“兴趣爱好”,但同样执着于兴趣爱好的“有用”。而有时候,兴趣爱好恰恰是一件“无用”的事。 这种生活,需要我们去忍受简单和枯燥,沉下心来,愿意停留在所做的事中,成为一个最平凡不过的普通人。任何高超的技能,都需要经过长期枯燥的刻意练习。这种枯燥的训练,不是简单的时间堆砌,而是要我们去反思、总结,去亲近我们所做的事,了解它背后的机理。有些事,是做着做着,才成了兴趣爱好的。即使这样,也不要期待这些兴趣爱好会让你看起来毫不费力,只是,它会让你的付出有意义。除此之外,你可能还需要一个师父。我觉得扫地僧可能是有师父的。因为要度过枯燥的瓶颈期,光靠自律是很难的,它还需要一种信任和托付的关系,需要一种氛围,也需要反馈和点拨

关于兴趣爱好,我想这也是现代互联网社会打卡如此流行的原因,兴趣爱好不说成功,即使要变得比较专业,也要人手常人难以忍受的枯燥,除非在里面得到极大的乐趣,或者一群人能相互取暖。之前总觉得一个人就可以变的很牛逼,现在想想可能不对,mentor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需要的。

4. 匮乏与不安

钱的匮乏始于爱的匮乏

如果把人的大脑比作一个火警报警器,早期的匮乏会让这个报警器更加敏感。而当下的、将来的或想象中的匮乏又会变成触发警报的信号,让大脑处于一片慌乱之中。当大脑兴师动众地组织救火时,却常常发现自己只是在应付一只冒火的垃圾桶。久而久之,大脑里的这支消防队就会极度疲惫,人也很难沉下心来专心做事,谋划未来。

为啥人的本能力量如此强大,童年匮乏的感觉会持续到现在?两点启发,一是对待孩子尽量满足,如果自己特别想要什么,千万不要饿肚子的时候做决定,饿肚子的时候不要去超市,不然肯定会买多。尽量多反省自己,起码给自己思考的时间。

为什么宁要宏大的计划,也不要微小的进步

越是缺少改变的时间和精力,他越急切地想要改变。这时候,“计划”就适时地出现了。与其说这种计划是用来实现的,不如说它是用来缓解焦虑的。计划提供了一种希望,就像为困于“现实的枯井”的人们垂下的一根绳索。绳索的那头,连接着与现在完全不同的生活和自己。我们想牢牢地抓住它,却发现它很虚幻,根本无力带我们脱离困境。为什么我们宁可要宏大的计划,也不想要微小的进步?因为只有宏大的计划才有缓解焦虑的作用。而微小的进步,虽然真实,却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才会带来真正的改变。

这篇可以说是很多人的缩影,包括我。不过通过每日反省,每年反复指制定计划,让我知道了目标千万不能多,一天往前推进一点点就够了。目标太宏达,反而会拖延不能前进了,每天前进一点点就够了,我们往往低估时间给人带来的影响,以为自己一个月甚至一天就能取得巨大进步。

正是对爱的匮乏,加剧了孤独

缺爱会让我们孤独,会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了缓解痛苦,孤独中的人有时候会去追求一些短暂又混乱的关系。即使在孤独中遇到了合适的人,我们也很难跟他们发展健康而长久的关系。我们害怕失去,我们会压抑自己的需要,不敢轻易表达。当需要压抑到一定程度,委屈又会爆发。亲密关系就在这种长久的患得患失中不断反复,当关系破裂时,人们又会重新陷入孤独。 她是一个处于爱的匮乏中的人。一方面,她渴望任何形式、来自任何人、出于任何动机的“爱”;另一方面,她又怀疑自己是否配得上这样的爱。所以,她总是遇不到对的人。即使遇到了,也会因为过度亲近而让别人不安,或者因为被抛弃的焦虑而与别人远离。正是对爱的匮乏,加剧了孤独。

这样的人真的很痛苦,不知道是什么感受,我想首先要做的是爱自己吧。为了得到匮乏的爱,委曲求全,最终又无法忍受而爆发。

接纳多少匮乏,就有多大自由

即使我们有了足够的钱、时间和爱,我们找到了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的方法,安宁也很快会变成无聊。无聊很快会变成一种新的匮乏,欲望的匮乏。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出了痛苦,而丰裕和安定就产生无聊。不论怎样,都有东西阻挡你变得幸福,我们能怎么办了?接纳这个事实,尽量过简单的生活,有意识的创造盈余。活着就是一种修行啊!

越匮乏,越纠结,越完美主义

纠结的本质是匮乏。一来,正因为现实没给我们提供一个真正想要的选项,我们才需要纠结;二来,匮乏也会让我们觉得,我们资源有限,无论在时间、金钱、精力还是友情上,都不能犯任何错误,浪费一丁半点儿,哪怕是最小的选项,也事关大局。

躺下认输吧,有时候是你的就是你的,选错了就选错了。

怎么摆脱匮乏的心理模式

除此之外,我还想给你两条具体的建议:(1)过一种简化的生活,并把它当作一种美德。重点不是省钱,而是不要为选择“物美价廉”的东西浪费你的脑细胞,它们理应用在更重要的地方。(2)每周强制自己休息一天。旅游、看闲书、和朋友聊天,怎么都行,但不要待在宿舍,无所事事。与努力相比,你其实更需要闲暇来释放焦虑。

这章一直在重复,战胜匮乏就是要靠自己人为制造盈余,过简单的生活,不断反省,心中有个具体的目标而不是为了心安的努力。

5. 接纳与改变

无创造力的心灵能指出错的答案,但要指认出错的问题则有赖于创造性的心灵 与其恐惧,不如拥抱

不跟问题死磕,随时准备趴下

那能怎么办呢?无可奈何的时候,我也会向来访者承认:“我可能做不了很多。我所能做的,只是陪伴你度过生活中这一段艰难的时期,等着生活慢慢出现新的转机,等着你身上转变的种子慢慢发芽。 一旦承认在某些事上无能为力,你所能做的,反而多了。

看很多名人传记,大佬传奇,都是头悬梁锥刺股,好像只要死磕总能有所突破,是不是对于大多数还需要所谓的运气,所以有时候真的可以给一个台阶下,让自己好过一点,毕竟我们是普通人。

弃疗的别名是接纳自我

他们不明白,接纳自我的本质是舍弃,而不是追求。舍弃我们对生活的过度控制,舍弃我们想要成为“完美自我”的想法,舍弃我们对“完美世界”的执念。我们需要“接纳自我”并不是因为它有什么样的好处,而是因为缺陷就是我们生存的事实。很多时候,生活是粗粝而非精致的,但是这种粗粝背后,却隐藏着另一种生命力,在我们苦乐交融的人生里。

尽人事,听天命。

带着问题前行

他们所做的,正是他们想要反对的。更糟的是,他们所做的,加剧了他们想要反对的。 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说:“正是恐惧,导致了所害怕的事物的出现;另一方面,正是过度渴望,使所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

带着问题前行,应该是一种哲学的生活方式,带着矛盾前进,世界上有无处不在的矛盾和问题,不可能有谁把所有问题解决完。就像管理,管理是就是永远面对问题,永远不可能有停歇的时候。生活也是如此,永远带着问题前进,我们都伤痕累累,但是我们都满怀希望。

我控制不住地贬低自己

当情绪和理智需要协调一致的时候,理智总会屈服于情绪。对杨小姐来说,她没法马上驱散这种不安,所以就把自我评价往负面扭曲了。她对自己的成功视而不见,对自己的缺点却无限放大。这听起来很不合理,但持有这样的观点会让她安心——这才是她熟悉的世界。

6. 拖延与不拖延

“拖延症”并不只是拖延着不做事那么简单,它背后有我们对生活的恐惧和渴望。

拖延症是一个提醒

偏偏很多像他这样努力工作、积极上进的人,都觉得自己有拖延症。这常常是因为,他们心里都有一个过于理想化的自我。和这个理想化的自我相比,现实的自我永远都不够好。

我觉得相比较过去的我,已经很少拖延了,想到了就去做,但是对于有些比较要好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事情,我的推进速度没有那么快,让我感觉到自己有点拖延,可能因为反馈周期太长了,我短时间内也看不到效果。尽量看到积极的一面吧,强制自己在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上每天花点时间,虽然进步很慢。

怎么就拖延了呢?

我们身处一个极度擅长制造诱惑的时代。 一般的说法,压力和动力的关系是一个倒U形曲线。当压力强度在曲线转折点的那个最佳值时,人的潜能最容易被激发,压力最能创造动力。反之,过了某个值后,压力会产生更多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人就会拖延着不愿去面对问题 实际上,决定一个任务是否有压力的,不是这个任务的难度、时长,而是我们与这个任务的关系 所以说,压力是拖延症最大的盟友,甚至可以说,拖延症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压力管理的问题。 拖延症的患者经常陷入巨大的空虚当中,他们经常怀疑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甚至怀疑整个人生的意义。所以,他们需要到网游、酒精、当下肤浅的感官刺激中去寻找存在感。

从根本上说,拖延症反映了人类固有的意志力缺陷,而这种缺陷背后更深刻的情绪感受同样不能忽视:希望和恐惧,梦想和现实,自我超越和自我怀疑。拖延症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内因是人类固有的大脑设计存在缺陷,外因就是压力管理、完美主义。我个人对我目前而言是完美主义,不过现在慢慢意识到完成比完美重要,所以不管怎样先做一个版本再说。先尝试做一点再说,尽管对于长期项目看不到影响,我从内心意识到这会满足我的,慢慢也就不拖延了。还有我现在在用的GTD工具和WOOP(wish,outcome,obstacle,plan)年度目标设定,对我的帮助都很大。

10. 结束与开始

为什么结束这么难

当务之急是重整旗鼓,重新出发,而不是回顾过去的时光。很少有人去思索结束背后的含义,更少有人会了解,有时候我们的生活无法完成转变进入下一个阶段,是因为在“结束”这个阶段就被卡住了 结束之所以艰难,是因为我们都会怕疼,所以才想在心理上延续它。 怎么才能判断一件事在某个人心里是否真的结束了呢?我自己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看我们是否还有欲望去追求我们想要的东西。我知道一些人经历了挫折以后,会给我们生活中的人和事重新排序。他们会更重视和家人的关系,更重视自己的自由,而相对看轻物质生活。我说的不是这个。我说的是,当一个人遭受挫折以后,不想赚钱,不想做事,累觉不爱了,那不是结束。因为挫折在他心里形成了一个痛点,他以后所有的生活都在努力绕开这个痛点。这样,疼痛就支配了他的生活。而真正的结束能够逐渐消化这种疼痛,并把它转化为前进的力量。第二个标准,他是否还在期待弥补损失。如果他还在想着怎么弥补损失,这件事就还未在他心里结束。有时候,只有承认损失,我们才能真的放下,然后在新的情境中重新发现新的自我和新的可能性。

很多人其实一直困在一段往事、一段关系之中,没有走出来。就像之前看过的一个短片,片中的人一直在重复循环一个场景之中,从年轻一直到死,看起来是很恐怖,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多少人能跳出来?多少人能真正结束?

这一年,我所经历的最大转变

如果我的余生只能用来做一件事,我大概会用来回答怎么帮助人们从结束的痛苦中走出来,完成转变,走向新的生活

及时是一个心理学老师,自己也会迷茫,也会辗转反侧,我们每个普通人还有什么怕的?认清楚自己,不断尝试,接受结实。

成为自己意味着什么

我所期待的故事的结尾,正如这位老人,无论多老,两眼有光。我并不需要挣很多钱、取得很大的成功,我只需要在我的位置,自在而丰富。不去追求能力之外的名声,也不放弃让自己能力成长的机会。脚踏实地,投入地生活。在痛苦和欢笑中,体验命运给予我的一切。 有时候,人正是借由失去获得成长。我猜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心理结构会在失去和变动中重组;而有时候,新的心理结构会变得更有智慧、更能容纳失去,也更能适应新的现实。

人活一辈子,为自己感到骄傲就够了。外界的东西无法控制,只能控制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