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绵羊读书笔记

| 分类 读书笔记  标签 教育 

一. 优秀的绵羊

1. 那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

当前美国顶尖高校学生存在的问题

  • 缺乏安全感 一路都是优等生,害怕失败,心理压力巨大。以个人健康、友情、爱情等为代价换取成绩单的优秀
  • 缺乏洞察力和勇气 每个人的选择都趋于相同,金融、咨询那些高薪的工作。内心过得也许并不愉快,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改变
  • 思考 作者对这些优秀的毕业生期望过高有些不切实际,他认为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并仅仅就是找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名校就是如此,大多数普通人就是如此,哪有那么多能让历史记住的名字。可能大多数年轻人都对自己缺乏认识,在人生阅历不够充足的情况下也不太可能做出明智的决定。不过有一点意见对所有人都有帮助,不要为了外界的眼光做一些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事情。不过这个说的简单,人每时每刻都在受环境的影响,只是或多或少程度不同而已。如何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多尝试,不要害怕失败,关注内在的自己是否真的平静。

2. [哈耶普]的上位史

原有的顶尖大学招生录取无疑是按照顶层家庭背景而设计的,后来布鲁斯特校长提倡对学术高标准要求。现在的学生不仅要拥有原来的贵族阶层特质,而且还要展现出现代贵族特征。总的来说既要“全能”又要“偏才”

  • 思考 现有名校录取标准越来越高,这些到底有没有意义了?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形式已经大于了目的,即使不喜欢某样课程但是为了成绩单好看,必须选修。而这些名校之前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社会分层,似乎和传道授业解惑毫无关联。同时学校也是一个盈利机构,为了刷出好看的数据做出各种努力。学习已经放在次要目的,或者只是一种获取地位的途径了。

3. [天才]背后的[魔鬼]训练

现有家庭教育和教育体制对孩子的影响

  • 两种矛盾的育儿方式,都是源自过度保护
    • 直升机式:坚信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严格的、有秩序的、受监督的过程,口头禅比如“让我们来练习钢琴吧”。要求孩子达到他们设定的目标
    • 溺爱式:任由孩子在一家餐厅乱跑,盲目赞美孩子。通过孩子表达自己对自由和稳定的向往
  • 虎妈蔡美儿
    • 主张子女对长辈孝敬和服从,但是本人卫康了自己父亲的心愿,从加州搬到东海岸
    • 丈夫履历光鲜,但是培养自己女儿的时候,全然抛弃了对她丈夫成长之路的认可 + 在一家二流餐厅里拒绝接受女儿为她做的生日卡片,原因是女儿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
    • 快乐并不是重点,控制才是本质
  • 社会和教育系统
    • 顶尖高中清楚教育的弊端,也希望为学生做得更多,但是运作空间很有限
    • 社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关注似乎就围绕着单一的目标而建设。在过去,我们所搭理提倡的价值观:好奇心的培养,道德观的树立,社区归属感的建立,民主、公民意识的建设等,都已经不见踪影
    • 富裕家庭的社会方式就围绕着如何培养可以量化的美德。在这里无非就是可以在大学申请表上体现出来的那些东西
  • 对孩子的影响
    • 一个天性聪颖的孩子不断地徘徊于自卑和自负两个极端之间
    • 一位有成就的孩子的自我意识就是建立在为了满足父母对成就渴望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父母自己很有可能是在类似的环境下长大的,自己也比较脆弱。就是如此,孩子理解父母,并依照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来引导自己,但是父母的需求和期望是无止境的,而且满足感也总是短暂的,那么孩子会觉得永远不够,因此必须不断追求完美。一旦这种想法被内化,那不管事需要被父母肯定还是其他,所有的成就都是为了得到肯定
    • 体育竞技讲究的是培养勇气、无私以及团队精神;艺术展现的是一种文化中的精髓;服务性质的活动的目的是在将来的领导者中下服务公众的意识,让领导者学会肩抗重任。演变买到现在这些精神的体现趋于形式化
  • 思考 之前看到的是国外注重素质教育,但是在教育者眼中,美国的问题也不少。孩子学习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去好学校是为了成为中产或者富裕阶层,每个人都活得不快乐。怎样才可以做一个培养快乐小孩的父母?变得有钱是大多数人的意愿,但是如此功利好吗?我现在追求的也是受人羡慕吗?真的是我激情所在吗?

4. 一流名校是如何运行的?

名校学校如何运作,以及相应的问题

  • 体系
    • 传统英式的高等教育,设计依托于文学名著,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道德品质。工业革命出现前,逐渐被淘汰
    • 学术研究的德式高等教育。1890年开始大学的角色慢慢转变成培养专业人才,为各领域专家的培养做铺垫
  • 问题
    • 教授面对教学任务时,因为他们被赋予了无限的自由,所以他们的教学内容往往就是他们及其专业化的研究领域,因此碎片化和专业化的课题主导了本科教育。不习惯于宏观的角度思考教育
    • 并没有回答青年一代向成年过渡时,他们所面临的人生意义和使命等更大的问题
    • 高等教育变得接近其他产业,谁有支付能力或者生产能力,谁就被重视。高校降低了全职教授的授课工作量,聘请了大量兼职以及临时的教学人员来替代教授工作
    • 要获得真正的教育,必须与学校博弈
    • 学校默认了社会的价值取向:物质的成功等同于人品、尊严和幸福。四大名星领域:法律、医学、金融和咨询垄断了职业指导办公室的资源
  • 学校解决方案
    • 吸引少量具有特殊天赋的学生,保留大部分名额给未来的商界人士,即校友捐助者

二. 自我

5. 大学的使命

大学的使命在于构建自己的灵魂世界,而不是职业培训

  • 金钱固然重要,但是个人的生活不仅限于工作,而工作不仅限于收入;国家不仅限于它的财富,而教育也不仅限于培养职场能力
  • 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要交给学生如何思考。简单来讲,学会思考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
  • 建立自我
    •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自我,而是缺乏自我的内涵
    • 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
  • 教授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以最严峻的态度对待思考,锻炼学生思维的准确度,耐心、责任心以及柔韧性

6. 创建自己的生活

找到自己的生活就是认识自己,尽量不被他人所引导,不过这需要极大的勇气,但是带来的成就感也是无与伦比的

  • 有能力摆脱固有的生活方式,以最大尺度去想象所有的可能性,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 需要的是个人品质,而非理智
    • 往往不会迎合社会,他们的选择回事周边的人感到不舒服或者不安全,甚至会迫使周边的朋友质疑他们自己的择或者他们自己曾经未能做出的抉择
    • 《米德尔马契》小说作为例子
  • 如何寻找自己的热爱
    • 做一些自发纯粹的事情,选择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你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做你最喜欢做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而是你的真爱
    • 意义在于你在做什么,而不是你是什么。当律师并不是『意义』,但是通过法律来保护工人的权益以及控诉罪犯则是一种意义
    • 理想是心灵成长的目标,是心理健康的必需品
    • 寻找你的热爱的同时,必须清楚要为此做出的牺牲

7. 聪明人的道德和责任

目前教育体系的社会影响

  • 问题
    • 高校寻找的是具有领导力的学生,似乎领导阶层与改变世界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领导力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相当薄弱。大学提倡的领导力无非就是登上社会阶层的塔尖
    • 现在人们对领导者的定义,无非就是一位热情的、乐观的,与精英人事同一条占线的人。领导者往往是一群小大人,他们没有能力挑战那些真正的手握大权的人
    • 我们的下一代变成了一群没有棱角的新生儿,毫无斗志可言
    • 鼓励新人确定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种科技主义至上的思路正在统领着着现代高等教育,其所缺失的正是整体大局观的教育,缺失的是对社会最根本存在的审视。可以创建一家有机食品的农场,但是却不能组织国会投票宣布披萨饼的调味酱代替蔬菜
    • 所谓的服务到最后并不是为他人而服务,而是服务于自己,为的是给自己的个人简历加分。“回报社会,回报他人”该类语言强调的是一种债务人的角色,强调一种权利的自我降低和屈尊,反映了社会地位阶层的差异以及社会关系,实为经济交易的本质
  • 解决方案
    • 与其致力于培养领导者,不如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思想家。事实上,最好的领导者就是思想家。思想家指的并非学术界的学者,而是能够以批判的视角来省事自己所处的组织和社会的人士,他们能够把批判落到实处

    • 大学应该教会年轻人学会思考

三. 我们到底应该在大学里得到什么

8. 博雅教育和人文经典

通才教育的优势以及必要性

  • 博雅教育
    • 追求学识的目的是学识本身
    • 不为职业技能,经济回报或某种意识形态而服务
    • 探究的是知识产生的过程,是对知识的溯源,而不是去接受现有的知识,对新旧知识进行思辩
    • 博雅的终极目标并非实用主义,而是培养你超越空间和时间来思考问题、不受工作性质所限制的能力
  • 人文艺术
    • 艺术要求我们花大量世界努力观察现象,并且花更多的时间和力气表达你对观察的理解
    • 这些作品可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 专注的是伦理学和存在学,即我们应该如何待人处事,我们到底是谁
  • 为什么需要
    • 一项由318家公司组成的问卷调查,93%的雇主认为,“批判性思考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要比求职者的本科专业背景更重要”
    • 职业技术行专业的确在起薪上占据优势,但是在接下来的10年时间内,这种优势会逐渐消失。真正的教育是为了你的长远职业发展而坐准备的
    • 大学毕业生普遍在沟通以及团队合作商存在明显不足,不能从多角度对待一个复杂的工程。而这些软实力恰恰就是博雅教育所致力培养的
    • 深刻的铸成了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认知

9 . 教师的本职与学生最核心的能力

大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 教师的本职
    • 教育既不是为解决工程类问题存在的,也不是为灌输大量知识而存在的。教师工作的本职是激发并唤醒潜伏在每个学生体内处于睡眠状态的能量
    • 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最核心的能力是学会分析他人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 学生所期望的理想教授是,挑战学生能力并关注学生个人发展的导师,其中的重点是“导师”
  • 问题
    • 高校的地位以及教授个人地位已发展成以做学问为主,以教学为辅的模式
    • 教授圈子里有一种共识:要么发表(论文),要么出局。重视教学的教授并不仅仅被轻视,而且他会被直接怀疑其做学术研究的态度
    • MOOC 网络课程更进一步隔离的老师和学生,本职无非是一种奢华的改良版的教科书,起提倡的学习行为与高等教育理念应推崇的教学精神背道而驰:被动的学习、弱化的专注力、被识破代替了阅读、教授俨然成为了娱乐频道的主持人
  • 方案
    • 尊重教学,赋予教学更高的地位,优待培养下一代的老师。教师应当可以选择以教学为主或以学术研究为主(或者混合式)的 发展路线

10. 隐藏的常青藤

真正的好大学

  • 州立大学优势
    • 学生群体所带来的真正的多元化家庭社会背景,实乃一种隐性的、高价值的教育资源
    • 有机会结合学习和生活、学会如何承担承认的责任
    • 优秀学生在州里学校可以获得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
    • 学生和教授之间深度个性化的、全身心投入的、极具学术水平的师生互动关系,这些在牛津或者斯坦福是很少见的
  • 文理学院优势
    • 教授具有更强的学校大家庭身份的认同感,教学者都是全职教授。整个教学和学习环境是亲切的,但也是激烈的
    • 学生对学校的运营也会产生影响
  • 作者心中的最佳高校
    • 第二梯队的文理学院,没有兴趣与哈佛耶鲁竞争,但是质量绝非二流
    • 多考虑《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之外的榜单,比如“改变人生的大学排行榜”,“隐藏的常春藤”或“华盛顿月报”

四. 社会

11. 看不见的『特权堡垒』

阶层之间的差异都在细节之中,跨越并不是努力就能解决

  • 数据
    • 1985年,美国250所重点大学中,46%的学生来自美国收入前25%的家庭。到了2000年,比例达到了55%
    •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依然是美国主要研究性大学中,学生经济背景差异最小的
    • 2004年,美国州立重点大学里,有40%的学生来自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
    • 2007年,哈佛为家庭年收入不到6万美金的学生见面了学费,为家庭年收入不到18万美金的学生减免了10%(由此你大概能猜出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
    • 美国100所高中,大学占高中总量0.3%的毕业生要占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全部学生的22%
  • 问题
    • 培养一个有能力角逐常春藤盟校的孩子成本越来越高
    • SAT 本意是摸清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但实际上,摸清的却是学生们的家庭年收入
    • 性别和种族多样性其实只是个幌子。对于像斯坦福这样的大学里就读的孩子们来说,如果有位同学来自密苏里,另一位来自巴基斯坦,或者有同学会拉大提琴,有同学擅长曲棍球—哦,当然,他们的父母都是医生或者银行家—这就是绝对的“多样性”了
    • 最没有优势的是蓝领阶层和农业家庭的孩子
    • 哈佛之所以也会招一些穷人家的孩子(数量极少),其用意在于激励那些富家子弟,告诉他们,你不能只用钱买到进入哈佛的资格
    • 精英治理时代的来临,学校开始拼命讨好学生。名牌学校就读的孩子,永远都有第二次机会
    • 工薪阶层的孩子们学会如何严格遵守纪律,所受的教育也都比较机械,大都是死记硬背的;职业人士的子女们则会学习如何创造,如何表达自我;而商业阶层的孩子们则会学习掌握权利、统治和自我掌控等内容
    • 大多数很努力的美国人最终都没能得到自己应有的回报,事实上,这就是今天的社会不平等

12. 精英教育的自我救赎

本质问题还是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为了维持阶层获取更多资源,精英阶层给底层人民设置了层层障碍

  • 问题
    • 阿尔.戈尔和约翰.凯里一个哈佛一个耶鲁,都是非常认真、聪明、体面的精英人士,但是都无法跟广大选民进行真正的交流
    • 奥巴马现在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法学院拿到学位,虽然在社区工作多年,同样无非跟他口口声声所说的“同胞们”进行感情交流
    • 安然事件的负责人犯的错误足以让他在监狱度过余生,但是却在科罗拉多的家中愀然离世。总是可以延期,保释,求得宽恕
    • 领袖人物都没有目标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
    • 统治者们接受的训练只会告诉他们如何在系统内工作,所以他们根本不会思考师傅还可以创造一个更好的系统。他们不回去思考信念、价值观、道德标准这些人文的东西
    • 精英阶层是在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代价来换取自己今天的地位
  • 解决方案
    • 如果意味根据 GPA 招生,最终只会吸引那些拼命三郎。审查课外活动时,必须学会专一,集中精力,听从自己的直觉,而不是去在意自己的履历师傅“丰富多彩”。真正伟大的艺术家不太可能成为“领袖人物”或者那些什么都擅长的人
    • 改变录取流程或许能解决庸才的问题,但却无非改变社会的不平等。要上那些没上藤校(或任何私立学校)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一流的教育

妙言警句

第一章

  • 我看到过身边不少朋友,为了成绩和简历,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友情、爱情、个人探索、业余活动等等。而这些牺牲恰恰又是构建一个人内心和灵魂的基石
  • 见朋友就像快餐式的约会;这种交集如同黑夜里在茫茫大海中行驶的船,只见轮廓,不见实体
  • 我们当今的名校大学生,对成就和成功有着一种被压迫式的追求:他们都觉得自己必须要以最高效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从而再接着去追逐下一个更高更伟大的目标。这种被动式的压迫和紧张导致了这些名校生不能从容地去发展一段深刻的感情,遗憾的是,这些深刻的感情是可以化解他们身上这种无时无刻追求成就的压迫感的。更糟糕的是,这种被动的压迫并非是简历深刻感情的唯一阻力,比它更具杀伤力的是名校生门内心的恐惧,他们害怕在他人面前示弱,担心自己成为一位众人眼中的屈服于压力的弱者,因此他们拒绝示弱
  • 但是总体来讲,大部分的学生只是甘于服从学校给他们设计好的框架。鲜有对思考本身包邮极大热情者。更少有人能搞领悟到,高等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智慧的成长和探索的一部分,而这个旅程必须是学生本人为自己设计和践行的
  • 那些纯粹的追寻着,思考着,甚至是“怪才”,他们不管学校和周边人群的想法如何,他们就是以最纯粹的方式去追求并获得教育的真谛。但是往往以这种心态求学的人,在现在的大学里显得另类
  • 资质至上的心态限制了人对教育的理解,使人民把教育的价值用短期的回报率或实用性的狭隘目光来衡量。因此,在众多的顶尖学校里,经济学成了众人皆爱的专业
  • 华尔街对大学生的心态了如指掌,顶尖大学毕业生的学生是一群极其聪明,但是有完全缺乏方向感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拥有最强的大脑和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但是严重缺乏对自己的洞察力
  • 我也承认,现在的年轻人更具有创新或者创造的激情。就算这些年轻人在离开大学时,能够包邮对将来的憧憬或者奋斗目标,但是,当他们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实现那些憧憬的时候,往往还是受制于“三驾马车”:财富、资历和声誉。至少在最顶尖高校出来的学生正式如此
  • 所有这些动机的关键在于安全感。剥开“安全感”这件外衣,你看的是应得利益。方向感的缺失以及不想失去机会,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恐惧。在精英学生光鲜亮丽的外衣之下,是一双“害怕失败”的魔爪
  • 当你的生活中没有被给予犯错空间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错误任何机会。这一切是的人对风险极力回避,这也是为什么精英教育阻碍个人成长的一大原因
  • 令人不能接受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系统培育出了高智商、有成就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单他没有教育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按部就班地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在内心深处,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
  • 就算是那些曾经赢得无数奖项的最成功的学生,他们也会在某个时刻停住脚步思考这一切是否值得。在他们三四十岁的时候,他们是社会公认有成就的医生、律师、学者、商人,但他们往往让人感到,他们不过是一群在众生竞争的集中营里茫然的生还者。其中有些人说,他们最终从事的职业是出于他人的希望,或者他们随波逐流并不假思索地加入了目前从事的职业。经常有人说,他们并没有去体会自己的青春,他们从没有生活在当下,他们总是在追逐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目标。他们总会思索,曾经的努力是否都值得

第三章

  • 这个游戏的主题并不是社会底层或者中产阶层突破自己更上一层楼,甚至也不是中产阶层维持自己社会地位,实际上,这是资本阶层家庭确认自己在这个阶层里的具体排位的游戏
  • 赞美代替不了温暖,浮夸的自信代替不了自足的能力
  • 《The Drama of the Gifted Child》当一个孩子追求的是受人肯定甚至被人羡慕,那么这样的需求就是个无底洞,因为它追求被人爱是没有关系的

第四章

  • 大学已经忘记,他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所承担的更大的教育责任是帮助他们寻找自我,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使命。事实上,大学已经不能够证明自己的教育到底提供了什么本质
  • 苏格拉底认为,教学就是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己的真正追求
  • 大学在自身言行方面存在诸多矛盾和虚伪之处。比如大学在宣扬自己的多元化并提倡社会平等价值观的同时,在现实中又热衷于精英行业培养精英人才,而正是这些人,将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的校友,源源不断地为母校提供资金

第五章

  • 大学的四年,也就是青少年像成年转变最黄金的4年,倘若仅仅是为了职业做准备,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那简直是荒谬至极
  • 我们在大学的大部分所学必然会慢慢淡忘,剩余的部分其实就是你自己
  • 任何人要是告诉你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养职业能力,那么他已经把你贬低成一名高效的职员,一名容易动心的消费者,一个听话的顺民
  • 在存在悲痛的同时,这个世界又充满着欢乐、爱心以及其他情感。我们内心必须能够感受这些情感,并同时用1000种方法来磨练自己。当我们的内心有所感触,在情感的基础上反思,我们就获得了智慧。与生俱来的思维,只有在经理了反思、内视并建立起思想和内心的交流及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我们才成为一个独特的、具有灵魂的个体。这就是如何建立自我的重要步骤
  • 教育是一种自我疗伤
  • 两个极具智慧的问题,等着我们回答
    • 什么是优质的生活
    • 我该如何拥有那样的生活
  • 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西靠,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丰满的内心世界
  • 如果你在大学毕业之际与入学初期并无区别,你的信念、价值观、愿望以及人生目标依旧如故、那么你全盘皆输,必须重新开始

第六章

  • 职业这个词在拉丁语里意为“召唤”,你是被召唤去从事某种职业,你是被选择,并非你选择职业,因此职业是你的天命。当然“召唤”的实现需要自身的努力,自己先要变得敏锐,愿意接受“召唤”
  • 真正的自信是不管他人视图给你灌输了什么理念,自己都始终坚信“我“的价值远远超与成绩,真正的自信是自己决定了什么是成功
  • 他拥有”精神想象力“,但不具备勇气对克服舒适生活和外界认可的依赖性
  • 欲度关山,何惧狂澜,风生水起,正好扬帆
  • 大家普遍接受上大学是一件好事,但是为什么当一个人努力追寻属于自己的教育时,又遭遇他人警告,说你是放纵和任性呢?那正确的做法又是什么呢?难道咨询、金融不是自我任性吗?难道当律师,享受高收入不是自我任性吗?
  • 一个人一辈子专注于是个写作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我们会认为,一个人话一辈子推广百事可乐,与竞争对手可口可乐抢占市场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 我们嘴边经常挂着『改变世界』或『回报社会』,但是这两者如果不能给你带来更高的声望或其他利益,那么我们所提倡的『利他主义』将会大打折扣
  • 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编织各种网束缚他人和自己
  • 一直成功并不是能力的体现,而是脆弱的表现,因为处于害怕失败,个体往往放弃一些本来能够造就他成就自己的机会。倘若我们设定的目标是真正为自己负责,那么在尝试达到标准的过程中,我们经理的应该是不断的失败。我们或许因为取得全A的成绩,完美地达到大众统一的标准而沾沾自喜,但这种成功与真正的卓越显然不能相提并论
  • 一个人,只有不知道自己的路将伸向何方的时候,他才能达到顶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当你拒绝不确定性,那么你就拒绝了生命的意义
  • 最后的评分只有一个:你是否过上了一种自己满意的生活

第七章

  • 只有当你内心或者灵魂感受到自我和追求的自我之间的差距时,变化才会随之产生
  • 年轻人有征求世界的意愿,但是这些行为背后的认知往往是,通过某些过程最终为自己争得最高的社会地位或者权利

第八章

  • 我每天被迫去思考人类历史上最难的问题,因此我掌握了最有效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 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许沉浸在口号式政治理念的宣传或人与人之间客套的甜言蜜语之中,他们构成并包围了我们的生活。艺术的使命是帮助我们突破这些重围,使我们从中得到解放
  • 艺术并不会早就一个完美的你,却可以成就一个更自由的你
  • 我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把他人或她屋视为自己的延伸或附属品。体验艺术就是允许自己在最亲密的氛围下体验他人
  • 艺术淡化了自我中心,教会了我们要有同情心,提高了我们的情商,也许艺术真的可以造就更好的你
  • 尽可能地尝试更多的新事物,避免职专雨自己原有的兴趣领域
  • 我们在职场上所从事的工作必定是具体的、专业的,但是我们的思考方式可以是超越领域范畴的、触类旁通的

第九章

  • 如果某位教授从来不透露一些与个人相关的信息,比如自己的孩子或者同事的趣闻轶事,那么我敢断定,从他身上将学不到太多的东西。我并不是要求老师交代一切,而是希望教师让学生感受到他的真实和存在
  • 优秀的教学就如何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可以消除任何界限,把自己与世界联系在一起,把思想和体会联系在一起,从而感悟到更大更高的意义
  • 教学并非灌输信息,也不是娱乐节目;教学是互动,是激励

第十章

  • 培养一个人的灵魂肯定不能完全依赖于大学的教学大纲或固定的学期制度;培养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勇气与教学大纲严格的框架也并非完美兼容。大学所提供的教育也许并不理想,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一个基础,之后才能在基础上腾飞,因此放弃大学教育并非明智之举
  • 无论就读于那所大学,一定要学会主宰自己的教育,而不是让教育来支配你
  • 大学代表着人生一次机会,善待这次机会,不要着急去成为心中早已计划好的那个人,而是成为你自己所未遇见的那个人,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做到这点,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你就读的学校,而是你自己本身

第十一章

  • 你们或许的确通过竞争打败了自己的同龄对手,但事实上,你们的对手中,有90%在比赛开始之前就已经出局了
  • 记得在1957年9月的前几个星期,耶鲁学院的院长曾经在一些公开场合告诫我们:“今年申请人数太多了,即便我们最后录取的是其他人,相信他们也会跟你们一样优秀。”
  • 用大脑去尽力抢占一切并不比用拳头抢占更高尚

第十二章

  • 没错,我们需要专家,但我们不需要被专家统治

收获

小时候记得有个词叫“温室的花朵”,形容我们这代孩子,顺便和国外的孩子比较一下,说我们这样的应试教育不行。好了,曾经在耶鲁交了10年书的威廉发话了,我们这边也不行啊,培养的都是“优秀的绵羊”。中国学雷锋做好事,扶老奶奶过街,美国同学跑到印度参加义工,都是形式主义!没什么本质的不同。现在中国寒门再难出贵子,美国也一样啊:100所高中,大学占高中总量0.3%的毕业生要占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全部学生的22%。不管书中写的是否真实,也提供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视角去思考教育的问题,这点难能可贵。关于社会阶层问题,我觉得每个社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不管是什么样的政治形态,获得利益者当然想一直处在这个阶层,或者向上爬。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样的方式可以稍微缓解,提高社会的流动性。

​ 书中的博雅、人文教育和《大学之路》中提到的通才教育应该是一回事,这点是大多数中国学生都缺失的,这边流传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个人是非常认可每个人需要通才教育,同时学习专业技术。专业技术对大多数来说是谋生的工具,但是人文、历史等给人带来的是质的变化。所以即使已经成人了,还是多读点书。

​ 不过我还是对这本书抱有怀疑态度,书中用了小说作为例子,某些个案或许并不能代表全部。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了缺点,对这个不完美的社会提出了太高的要求。


上一篇     下一篇